【设为首页
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河南资讯 >

家门口就业当“高管”

时间:2020-06-21 01:57点击:
    ■河南经济报记者 孔凡哲 焦飒 通讯员 廖涛

  拉闸开机、查看气压桶数值、添加专用胶水、拧紧气压桶螺帽、调整数控机床电子屏的技术参数……在张小兵和妻子谭亚清一通操作之后,全自动艾绒卷条机轰隆隆地运转起来,一根根艾条从机器里滚出来,整齐地随着传送带慢慢移动。6月14日,虽然南召县舒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周末放假,但张小兵和妻子仍然来到扶贫就业车间加班生产,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。

  “眼前这台数控全自动艾绒卷条机每小时可以卷条1200根,每天可以加工8000~10000根直径1.8厘米、长20厘米的圆柱形艾条……”谭亚清一边熟练地调整着电子显示屏上的技术参数,一边不时查看着机器中滚落出来的艾条形状,在忙碌间隙,谭亚清向记者介绍了数控机器的产能。在全自动艾绒卷条机器旁,张小兵从传送带上随机抽检艾条,拿着游标卡尺仔细地检查生产出的艾条直径和长度。

  南召县城郊乡贾沟村,这里风景优美、群山环绕,俨然一处世外桃源。谁能想到,几年前这里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,全村人仅靠1390亩耕地过活,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。

  2018年以前,35岁的张小兵、谭亚清夫妇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。张小兵父母长期患病,家中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,微薄的收入艰难支撑着这个家庭。2016年,张小兵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  “那时候日子真的很苦,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。家里俩孩子嗷嗷待哺,但是家里穷得连奶粉都买不起。”谭亚清回忆道,“如果没有来扶贫车间就业的机会,我们都不敢想象未来生活会是什么样。”

  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,张小兵夫妇的生活迎来了转机。2017年,南召县积极推出各种惠企举措,吸引企业投资建厂,鼓励人才返乡创业。在当地政策的带动下,南召县舒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贾沟村建立了艾制品扶贫车间,谭亚清第一个报名参加招工并顺利被公司录用。和当地许多贫困户一样,谭亚清经过培训,开始了在家门口务工。

  在谭亚清的鼓励下,2018年张小兵放弃了外出新疆打工的念头,和妻子一起到家门口的扶贫就业车间工作。他虚心好学,心细如发,通过半年时间摸索艾制品生产加工的各项工艺流程,熟练掌握了生产车间机器维修、原料配比、技术保障、质量检测、人员调配等工作,深受企业老板器重,后被任命为艾制品厂厂长。

  现如今,张小兵担任厂长,妻子谭亚清担任扶贫就业车间主任,夫妻俩在家门口上班,月收入突破了1万元。

  “我俩一直兢兢业业从事艾制品工作,深受老板青睐,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,老板也不断给我俩涨薪。我们两口子的月工资几乎每年都在增长,加上年度奖金,我平均月收入7800元,媳妇月收入3500元。”张小兵高兴地说,“2018年,我家光荣脱贫,终于挣脱了贫困的枷锁。”

  得益于当地的扶贫政策和扶贫就业车间的建设,张小兵夫妻在家门口务工实现“大翻身”,成了当地的脱贫模范和致富明星,2019年他们还获得南召县“星火计划”就业金奖。“现如今,我家盖起了新房,粉刷了院墙,修建了门楼,更换了门窗,家里洗衣机、空调、冰箱、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电一应俱全。”张小兵激动地说,“在扶贫就业车间上班,我们生活越来越舒心,对未来的日子更充满了期待。”

  据悉,2017年以来,南召县投入7100万元建成136个扶贫就业车间,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,主要经营来料加工、服装加工、农副产品加工等,吸纳2000余名贫困群众进入扶贫就业车间务工,从事服装、鞋业、热敏纸、数据线、假发、水产养殖、中药材、香菇精深加工等,确保贫困人口实现持续、稳定增收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内容
热点内容